佩戴助听器反而致聋?小编为您答疑发表时间:2022-06-13 14:46 伴着年龄的增长(一般指60岁以上)而发生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化,导致了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出现。 在70岁以上群体中发病率约71%,主要特征为高频听力下降,常伴有言语识别率下降,并且有可能在40岁就开始出现。 老年性听力损失,佩戴助听器是普遍的解决方案。但在选配助听器之前,您是否也有这些顾虑? 佩戴助听器会不好看? 如今助听器和眼镜类似,款式越来越多,还有“隐形”可选,满足不同各类人群对外观的需求。 例如,隐藏在耳内的助听器,让注重隐形或美观的用户朋友更能积极参与社交,自在聆听。耳内式助听器佩戴位置处于耳内或耳道,甚至深耳道。不同型号的耳内式助听器从佩戴图可直观区分。 ![]() 如果选择耳背式助听器,RIC机(乐趣为例)也能满足您对外观的需求:小巧隐形,体积比传统的耳背式助听器小,宽度大概只有一元硬币一半左右,佩戴舒适,耳朵负担轻 。 助听器不会操作,难适应? 虽说适应助听器不是一蹴而就,但助听器的佩戴和适应本身也没有想象中难。例如乐趣助听器就是一键操作,随心便捷。 佩戴过程也相对简单,像乐趣助听器这样喇叭独立于机身外的耳背式助听器,佩戴口诀是“一挂、二塞”。一挂指的是线管准确挂在耳廓与脸部相接的凹处,二塞是指将装有喇叭的耳塞轻轻旋入耳道后,用食指压一压即可。 往后适应过程需要注意的佩戴或是保养事项,则可通过慢慢学习,循序渐进。例如:
(点击图片了解更多) ![]() 如果有些老年朋友手指活动不方便,也可选择外形类似小型收音机的盒式助听器,例如丽声UT550、UT551,简单方便,一键操作,随身携带。 佩戴助听器反而致聋? 有些老年朋友佩戴助听器,听力下降是因为随意购买使用和自身听力损失不匹配的助听产品,会存在声音信号过度放大的情况。 长期佩戴不合适的助听器相当于生活在噪音伤害中,久而久之,会演变为“噪音性耳聋”,这就是“助听器致聋的真相”。 如果用户本人属于进行性听力损失,自身有大前庭、梅尼埃等疾病,或器官老化逐渐加深的老年性耳聋,戴不戴助听器,听力都可能出现下降。 佩戴适合的助听器产品,能重塑脑听觉系统,改善因听力严重下降引发的生活不便,延缓老年性听力损失的进程。 值得注意的是,老年朋友的听力受损过程一般是逐步推进的。及早佩戴助听器,残余听力越多,助听器的效果也越好。 丽声助听器提醒您: 听力问题 早发现 早干预 早受益 上一篇听力损失影响您的生活质量
|